妙兔十年的最后一卷(上)

我是2007年夏天入手了第一台妙兔,后来陆续过手了四五台,最后留下一台一直用到2017年……整整十年。中间用得最多的那几年平均每个月要拍掉一卷,不过后来就用得少了,毕竟随身机再方便也不如手机。

到了2018年初,感觉回厦门以后拍得太少了,决定精减器材。于是挑了些器材出来准备送人,这个妙兔是其中之一,被费老选中了,不过直到2019年费老回国时才给到他手中,不容易。另外两只是凤凰205B和Yashica Electro 35CCN,在2018年初去上海参加公司年会的时候分别送给了冯师傅和sunway。

下面这些片子就是这台妙兔在我手里拍的最后一卷,从2015年拍到2017年……

相机:Olympus mju-II
胶卷:Kodak TMax 100
冲洗:D23 25度 8分
扫描:Konica Minolta Dual IV

前两张在上海虬江路。之后都是漳州角美镇白礁村,江上的桥是厦漳大桥。这部分应该是2015年(白礁村也可能2016年)拍的。

04.12 天竺山森林公园晧月湖

周末天气不错,去郊外爬山浪,没想到居然很多人,一点也不像有疫情的样子,差点都找不到停车位。

环晧月湖——其实是个水库——走了一圈,差不多五公里的样子。路遇一片巴西野牡丹。

相机:Rolleiflex 3.5F
胶卷:Kodak E100VS
冲扫:华英雄诺日士

第一张是山上的一条小路,最后一张是湖的水源之一,其它都是湖边。最后一张右边的暗影是快门线……

数码版。

相机:Sony A5100
镜头:Sony E 55-210/4.5-6.3 OSS

前两张是巴西野牡丹,之后是三叶草(酢浆草),最后一张是鬼针草。

03.29 妙高山的黄花风铃木

听说翔安妙高山上有250亩的黄花风铃木林很好看,于是周末驱车上山看看,结果是人比花多,路都堵上了。而且刚好前几天下了一场雨,花落了很多,可惜可惜。早一个周末来就好了——知道得太晚了。

还好山上的茶园空气不错,加上还采了一些野菜,总算不是空手而归。

这卷是用3.5F拍的第三卷了。三年前因为某些原因把3.5MX出给了一个朋友,本来想就这样了吧,结果正好在群里看到有人出一台3.5F,看上去还不错,一下子没把持住就给收来了。然而收来三年就拍了三卷……

相机:Rolleiflex 3.5F
胶卷:Kodak E100VS
冲扫:华英雄诺日士

第一张是高山茶园,第二张是茶园边的几株油菜花,后两张都是黄花风铃木。

数码版。

相机:Sony A5100
镜头:Sony E 55-210/4.5-6.3 OSS

第二张是个手机摄影大师……第三张也是茶田边的油菜花,之后全是黄花风铃木。

抚摸党看电视剧《河神》

我们摄影圈内大致的可以分成两派:拍照党和器材党。当然细分下来还有更多,就不一一解说了。单就器材党来说,数码器材的可玩性还是少,毕竟就那么几个牌子,几种形制,大同小异,最多无非是收集镜头,那也就是拼个钱多,太俗。

所以我们胶片器材党是不屑于此的,我们讲究的是讨论器材的历史感,机械的手感,和不同镜头结构或镜片材质成像的美感。

比如福伦达的BessaII比蔡斯的Super Ikonta如何,(二)战前版和战后版有什么不同(比如532/16战后版的计数器是12,战前是11)。同样是四片三组结构的镜头,福伦达的Skopar和爱克发Solinar有什么不同,还是蔡斯原版Tessar好,或者是施家的Xenar。Planar是五片的好还是六片的好。蔡斯的三只(Distagon/Biogon/Planar)35/2各有各的味道,T3用的Sonnar 35/2.8则别有一番风味。徕卡的七妹八妹。还有数码党哪里知道Hologon的美妙。诸如此类。

然而毕竟现在胶片贵得要死,冲洗也难找到靠谱的地方,所以这些器材现在也多少很少拿出来拍了,最多就是偶尔拿出来抚摸一下。

于是有了抚摸党一说。

最近在看一本电视剧,就是根据天下霸唱的小说改编的《河神》,追下来觉得还行,比那些改编的《鬼吹灯》剧好多了。

不过对于其中的道具我有点意见。

每集片头中都会出现一台相机,在剧中是作为女主角之一肖兰兰的工作装备,她的职业是记者。

但问题就在这台相机上。

Zorki-4 and Industar-50

Zorki-4 + Industar-50

很明显,这是一台俄文版佐尔基-4型相机。而佐尔基系列是前苏联山寨了德国的徕卡LTM口相机做出来的,同样使用L39镙口的镜头接口。

佐尔基-4是其中的第4款,发布于1956年,这个俄文版当时应该只在前苏联国内销售,直到1963年才发布出口版,而且出口版铭文是英文zorki。

怎么可能穿越几十年出现在中国的民国时期?(剧中的故事背景应该是二三十年代的天津)

顺便说一句,机器上挂的镜头看上去像是某个版本的Industar-50 50/3.5镜头,这款镜头和佐尔基机身同属前苏联KMZ相机厂制造,最初版本发布于1959年。

剧中出现的相机还有一台,就是第16集中王美仁用的那台。

Kodak-Jiffy

Kodak Jiffy

这是一台柯达Jiffy系列中幅折叠相机,这个系列有两种,分别是使用早已经停产几十年的616或620胶卷的,镜头为105/8,光圈只有两到三档,分别是:8, 11, 16(部分型号),最近对焦距离5到10英尺(视型号而定)。

其第一代产品发表于1933年,第二代产品发表于1937年,停产于1948年。

勉强可以算是剧中时代应该有的机型,但同样有问题。

这个相机在剧中用了两次,一次是王美仁在车里拍了小河神郭得友,另一次是小河神翻拍绝密文件。

但这个相机的镜头最大光圈只有8,在车里那种光线条件下,就算是用Tri-X胶卷迫冲到1600,快门速度也不会快于1/8秒,而105mm镜头的手持安全快门应该要到1/125秒,王美仁那样手持拍摄必然是会抖糊掉,或者曝光不足的。

另一个问题是它的最近对焦距离是5英尺,也就是大约1.5米,车里那点距离肯定不到一米,所以根本就对不上焦,也不可能拍出正常的片子。同样,小河神翻拍文件的距离也没超过一米,所以也是不行的。

11.30 宝山路到武进路

算是一次怀旧之旅吧。本来还想顺路找找当年的糖炒栗子,但是可耻地已经没有了。

相机:Rollei 35s
胶卷:Ilford XP2 Super 400
显影:Kodak Xtol
扫描:KonicaMinolta DiMage Dual IV

欠曝的程度见死黑的暗部…这卷是少有的出片率低的一卷…

11.02 黑白陆家嘴

那天还挺冷了,色色来上海找我们喝茶,高管那天好像还感冒来着,但还是来了,在陆家嘴找了个地方坐,吃了点东西。

相机:Rollei 35s
胶卷:Ilford XP2 Super 400
显影:Kodak Xtol
扫描:KonicaMinolta DiMage Dual IV

上周末把这卷冲出来时都想不起来是用什么相机拍的,后来是通过两点确定是小禄:第一点是画面倒置,我只有两个相机是这样的,一个是小禄,一个是妙兔。第二点是这卷拍了38张,而妙兔只能拍36张,所以只能是小禄了。

实际上这个卷是C41的,不过反正是黑白片,用黑白显影工艺也是可以的,当然效果可能比较差一些——以前用黑白工艺冲过彩卷,所以心里有数。但是扫出来的结果还是令我很失望——欠曝了至少三档。过期卷还是应该加点曝光的,失误。

话说这个卷还是费老去德国前送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