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的是海鸥C35F+公元,D76 1:1,20度,13分,D4扫描。
结论就是:这只不到100元的相机是可以信任的。
就昨天的片子,令狐和我作了一段简单的讨论。
拍那个片子时,我所能想到的就是记录一家三口游园的心情。但是因为那个父亲走得太快,我拍的时候他已经几乎走出画面之外,只剩下母女二人在画面里。
令狐因此指出,我这个决定性瞬间还抓得不对,还可以等待更好的时机。
我说当时光注意MM了,没注意到父亲已经走到画面之外。
令狐说:不小心露出了lolicon的本质。
汗。
我感慨:难怪布列松要用28mm的镜头,不过那样的话,在很多情况下就要走得更近了。
但令狐认为这样也不一定合适:
不过就算父亲在画面内也不算很好,隔得太远了,很难把他们联系起来。就像上次看书法的时候说的,是不是具体接触不重要,但需要有个呼应,能让观众把他们联系起来。比如假设一个场景,父亲回头等他们,如果这个等待的动作很明显的话,虽然隔得远也是很不错的,因为有一个呼应。
那么这样的话就只能把父亲从画面上裁剪掉,表现母女游园的主题。但这样裁剪的问题就是违背事实,并且画面裁剪也是大师们所极力反对的。
令狐试了一下认为,最好的方式还是只裁剪父亲的背影,因为如果只保留母女的话,虽然主题是突出了,但是路这个重要的背景线索不见了。而且如果保持现在的布局,女孩在中间,虽然画面平衡上有点问题,但还不至于太严重,而且有前面一条岔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平衡一下布局。
但是这样的平衡感觉还是不够,而且考虑到呼应的问题,即使父亲走得慢一点也不够好。我觉得如果地上有个宠物什么的会好一些,令狐则认为如果前面是另外一对,走在一起,只有背影也不错——当然这样的话用38MM的镜头就有点挤,而如果退后的话又会使主题不够突出。
所以还需要继续修炼。
我是很严肃地来讨论这个问题的。
毫无疑问这个片子相当不怎么样,但是我就是要拿这个片子向大师致敬。
2号逛植物园,将要出园的时候见到走在前面的这个MM和她的父母。画面上左边靠近镜头的是她母亲,右边走出画面的是她父亲。我紧紧跟着他们走了一段路。
大师罗伯特·卡帕说:如果你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你离得不够近。
当
然另外一个让我敢走得这么近的原因是,我手里拿的是五六十块的国产LOMO机,换成是五六万的大马三,我大概就只敢用长焦远远地拍了。毕竟大多数人是不愿
意被陌生人拍的,万一引起冲突的话,损失是需要自己承担的。卡帕就是牛啊,他用的可是Contax——虽然比布列松用的Leica便宜一些,但对我来说还
是贵得买不起的。
一边走我就一边测光,然后设置好光圈,再估好焦,大约是2米左右的距离,剩下的事情就是等待。
大师享利·C·布列松说:决定性的瞬间。
就在她一回头与母亲说话的瞬间,我按下快门,于是就有了这张照片。
虽然这是对大师理论的一次不成功的实践,但我依然很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