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出第一卷黑白

终于盼到气温达到20度以上,可以冲胶片了。

其实实际操作一次也不是想像中那么难,但是的确很有挑战性。

胶片是前几天
就引出来了,研究了半天引片器的用法,试了十几次才成功,说明书说得太简单了。前几个步骤跟说明书一样,先推进插片A,然后转动胶片(注意,是顺着转),
感觉胶片头刚过引片器插片时推进插片B。关键是接下来的步骤并不是直接把引片器拔出来,我试了很多次,这样根本带不出片头。我的做法是一边慢慢拔出引片
器,一边反转胶片,这样片头就会顺着引片器出来了。然后把片头剪平,以便后面装入片芯。

然后就是把冲罐(包括罐体和片芯),剪刀,胶卷装入
暗袋,拉好拉链封好口。摸索着在暗袋里把胶卷装到片芯上,我用的AP罐还是很好装片的,不过要注意的是片芯一定要干透,有水的话就装不上了。另外,因为是
摸黑操作,小心不要划伤底片。最后用剪刀把胶卷剪下,把装好的片芯装入冲罐并盖好。然后就可以开暗袋把东西都拿出来了。

接下来是配药,按照
说明书配就是了,没什么复杂的。不过按照说明,冲洗公元ERA100胶卷,我用的显影剂应该是按1:100,在20度下冲洗12分半钟。但是因为我买的药
剂是5mL装的,冲罐是300mL的,按1:100有点多,所以我自作主张地用到了1:60,刚好配出305mL,时间则估算为7分半钟(可能略有点
过)。定影剂则要麻烦一些,需要三种药剂来配,而且温度要在60度以上(后面的失误因此造成)。

都准备好以后就开始了激动人心的冲洗之旅。


用水(都是用小区卖的机器现制纯净水)浸湿30秒,然后显影,过程还是很顺利的。按照《纽摄》及别人的经验一步步地做:开始30秒持续摇晃,之后每分钟摇
晃10秒。到了时间就倒出显影液,再换水洗30秒。因为显影剂是很强的,这个时间还是在显影中,所以我是把这也算在7分半钟里的。下一步应该定影了,但
是……

我才发现刚才在60度下配制的定影液还在40度以上,根本没法用,因为规定的工作温度是20度。赶紧降温当然是当务之急,但是我没有
准备停显液,也就是说即使我已经倒掉了显影液,换上清水,显影还是在进行中——虽然要慢一些。急中生智之下,忽然想到无忌上有人说过可以用废弃定影液来做
停显液,我赶紧手忙脚乱地倒了10mL定影液配了水临时充当停显液灌进冲罐,然后想法给定影液降温。

延误了好几分钟后,才总算正式开始定影
的过程。虽然说明书上说定影3分钟即可定透,为了保险起见,我还是定了有七八分钟。定完就是水洗,这个用水量大,改用自来水。据说要洗12遍或连续冲15
分钟以上,我因为一回来就开始弄,饭也没吃,实在是累S了,就偷工减料冲了七八遍。据说水洗不够充分的话,时间长了底片会发黄,反正我这试验片也没打算长
期保存,就这样了。

总共耗用纯净水2L左右,自来水5L左右,全部回收用去冲马桶了。节约用水,人人有责。^O^

之后就是用传说中跟洗洁精差不多的稳定剂泡一下,结果后来发现做法错误,这个东东只要泡着就好,不用搅拌的。

最后捞起来晾干,可惜没有水夹,只好用眼镜布代替了。

当看到冲出来的结果时我那个激动啊。

粗看底片的效果还是可以的,但是最后扫出来看还是可以看出显影过度了。

苏州河口附近

后来试了在扫描时使用自动曝光设置会好一些,不过这样的话反差就下降了。

苏州河口附近(扫描自动曝光)

这张是考验黑白的宽容度。我在扫描时人为减了几档曝光,否则按正常曝光扫描的话,背景亮度是正确的,但是花朵会过曝。显然数码的宽容度比黑白胶片小太多。这张片子就是牺牲了暗部。

迎春花(扫描时降低曝光)

这张是测试镜头暗角。因为上次拍南站时发现在17mm全开光圈时有轻微暗角,这次特地拿掉UV镜再拍,果然好很多。可见17mm/2.8的情况下,77mm的口径比较紧张,应该要到82mm才好。

厦门路口(17mm无UV暗角测试片,扫描自动曝光)

上一张正常的片子。

南京东路

最后自曝一张。

myself

02.xx 春节,厦门人像

对于拍人像还是技术不足,所以一直没有发。

刚才跟令狐讨论了一下,觉得还是自己的镜头感不够好,经常需要拿起相机取景半天。所以只能拍拍风景静物这些不动的目标,拍人?什么表情动作都错过了。唉,还是需要多加练习啊。

大姑的片子两组:。(拍摄:锁锁&ME,后期:小侃)。

在鼓浪屿外拍时的两位MT:锁锁的BLOG。(拍摄:锁锁,灯光:ME -_-|||)。

等待其实也很美好……

相比数码那样拍完立即就能看到,胶片多了一个等待的过程——先是要等待整卷拍完,然后要等待冲洗,最后才能看到结果。

在无忌看到一个讨论胶片数码问题的月经贴,其中有人回复道:

binbinzai
我曾经一点都不喜欢胶片,觉得太麻烦了,又费钱,甚至有那么点不屑的态度。
但这一年在伦敦学习摄影的经历让我深深地爱上了胶片。
导师说:“你这一年后会爱上胶片的。”
我曾旅游用DSLR拍上百张照片,但倒入到电脑里一看都觉得不经过ps都是数码”垃圾“,而那36张或12张胶片经过学校1万英磅的扫描仪底扫之后都几乎每一张都是精彩的瞬间。

数码的照片是:“效率优先“,越快越好,最好拍完就print.
而胶片更象是一个创作过成, 从拍摄到冲洗到放大,需要一个时间的积累。我想这才是最大的区别,而不是简单的颗粒或宽容度或像素的不同。导师说:”等待其实也很美好……

或许这也就是为什么中国画从来就没用象西洋话那样有名,因为创作的时间太短了……

个人更喜欢胶片的感觉,但如果有钱,那都无所谓了,胶片数码都玩。
但是摄影远非买个最高端的SLR或最贵的胶片那么简单。

Photography is more than the release of the shutter.

正是这个理。

那些总想打击胶片的人不过是因为不服气别人用胶片拍的片子比他们用数码拍的好嘛。

其实在我看来,拍照嘛,不就是一个玩,多一种花样的玩法总是多一些乐趣的。

不要勉强

很早以前就看到过一种说法:

当你看到一个景物你很想拍,但是条件不具备时——比如因为天气、光线、器材等的限制,最好的做法就是不拍。

我当时看到就觉得很对。但是总是难以做到,因为用了数码,总是会想:错过了就拍不到了,还是拍下来吧,大不了回去PS。

现在看来,这是很不对的,结果往往只是增加废片的数量而已。


周六群摸5D+300/2.8后,跟他们去港汇扫街,因为天气不好,顶棚没有什么光,只有室内的灯光明显不够。我的长焦最大5.6的光圈远远不够,就算是
把ISO打到1600,快门也低于1/30s。结果自然是没有一张不糊的。勉强拍了几张以后,我想到前面那个说法,便收起机器看他们拍了,2或2.8的大
光圈就是爽啊。

周日拿了胶片出去拍时,也是一样的想法。因为出去得迟了,拍到还剩两三张时,光线已经不太够了——因为用的是Kodak Gold 100的负片,ISO只有100。于是我决定收起家伙,打道回府,在家里打外闪拍了几张静物,用完整卷胶片。

其实不管是用胶片还是数码,关键还是自己要能够打消勉强去拍的念头,这样才能减少废片的数量。

03.11 花与NX

本来这两张花拍的不是很好,不想贴出来的。结果看到一个Capture NX的文档,便拿这两张来练手了一下,果然有明显改进。难怪有人单是为了这个软件而出佳为尼的。就像有很多人为了L头和全幅出尼为佳。

红山茶

红叶李

数码还是方便啊。

02.22 演艺学院

初五去鼓浪屿外拍,计有大姑、锁锁、小朱、锁锁的朋友等美女MT,以及鱼、灰雪等帅哥MT。

因为海天堂构已经开始收门票了,所以需要找熟人沟通一下,走走后门。我于是到对面的厦门演艺学校的一幢楼(也是老别墅)去拍了几张。

DSC_9069

DSC_9070

DSC_9071

DSC_9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