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幅,还是全幅

当然,我这么说并不意味着我就要准备去败全幅机——相败马克兔也没那么多钱呀,何况那时就会有一堆的L头在等着了。

其实我写本文的目的只是想把APS和全幅之间的恩怨全面地扯一下。

APS 是个恶魔,这一点毫无疑问。在胶片时代,这种小幅面的胶片没有打出市场来,但在数码时代却意外地走红——凭借着不到全幅一半的面积(Nikon的1.5格 式23.6 x 15.8 mm是0.43,Canon的1.6格式22.2 x 14.8mm是0.38),大大降低了数码单反的制造成本。这成本是下去了,麻烦却也接着就来了。

目前争论最大的就是传统胶片镜头在APS幅面上如何等效的问题。普遍的观点认为,把焦距乘上相应的转换系数就是了——但是,这种观点是完全错误的!

评价同一支镜头在两种幅面下的表现,我认为至少要从三个方面考虑:视角、景深和透视。

1、视角:

视角的计算公式为:angle_of_view.gif

以对角线视角为例,其中F为胶片或CCD对角线长度,f为镜头焦距。假设数码转换系数为k,则同一支镜头在APS上的视角与全幅的视角关系为原式中的F换成:F/k,等效于F不变,而f变为:f*k。所以这里可以导出一个正比的关系:

即焦距为f的镜头在APS幅面上的视角等同于f*k焦距的镜头在全幅上的视角

如以Nikon的k=1.5(实际约为1.52,此处以1.5计算)为例:

焦距 35mm 50mm 105mm 200mm
全幅视角 63.44 46.79 23.28 12.35
APS视角 44.79 32.18 15.64 8.25
APS等效焦距 52.5mm 75mm 157.5mm 300mm

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对应关系才有了前面说的那个被普遍认同但却是错误的观点。原因就在于接下来的两点:

2、景深:

景深的计算基于几个原理,具体请参考相关的专门文档。这里按Zeiss公式的定义,CoC直径:

c=d/1730——其中d为胶片或CCD的对角线长度。

再导出超焦距:

h=f^2/(A*c)——其中f为焦距,A为光圈。

最后得出前后景深距离分别为:

Dn=hs/(h+(s-f))
Df=hs/(h-(s-f))
——其中s为目标距离。
由此可见,因为APS幅面的对角线比全幅小,相当于:d/k。导出:c/k。再导出:h*k。即:

同一支镜头在APS幅面上的超焦距将比在全幅时要远,相当于乘以系数k。而前后景深的关系与目标距离有关,总体上略小于全幅时前后景深的k倍。

仍然以Nikon为例,在F8的光圈下计算:

焦距 35mm 50mm 105mm 200mm
全幅超焦距 6.12m 12.50m 55.10m 199.92m
APS超焦距 9.18m 18.74m 82.66m 299.88m
APS等效焦距 42.87mm 61.24mm 128.60mm 244.95mm

其中的APS等效焦距只是按超焦距折算的,相当于全幅焦距乘以k的平方根。但是由于前后景深还与焦距有关,所以实际上用等效焦距的镜头在全幅下的表现还是不完全等同于原焦距在APS下的情况。即:

从景深上考虑,同一支镜头在不同幅面上的表现基本没有可比性

3、透视:

透视表现的就是成像的近大远小关系。因为APS幅面只不过相当于按长度比例1/k,从全幅中裁下这么一块来,如果不考虑景深的影响,可以说从全幅上裁下来的这一块跟APS幅面拍得的是完全一样的。即:

从透视上看,同一支镜头在不同幅面上的表现是一样的

当然,这时幅面的影响就只剩下一个尺寸大小的关系:在全幅里的半身像到了APS上就变成大头像了。^O^

结论是:全幅镜头在APS幅面上的表现与全幅下的表现完全没有可比性!

正因为用了APS以后有这么多麻烦的问题,而全幅就没有这些烦人的事情,再加上全幅在广角上的优势——从前面视角一段可以看到,系数k导致的在广角端的视角损失远大于在长焦端占到的便宜,APS明显是得不偿失。

所以说:全幅,还是全幅。买不起全幅偶就进胶片机——下个目标是F801S(因为F80这么经典的机器居然不支持手动头测光)。

上周日,CeBIT第一天

开幕第一天,上午去赶了个早集,可惜转了几圈,没几家展商有像样的宣传活动。只好随便拍了一些。标头加内闪,闪灯还是用不好,有些拍虚了。:(

大图见PCHOME的帖

1、瀚斯宝丽的MM


2、天极的主持人MM——徐佳雯


3、这个不是MM——机器人

4、一个粉可爱的高丽装MM

5、偷拍一个观众MM

6、偷拍一个工作人员MM

7、展品——那个脑袋纯属意外闯入

8、最后一个MM,感谢她的配合拍照

还好没带长焦,那就白费力气了。

山间有名堂

应某美食网站之邀,有幸参加了一FB大会。

可惜因为之前背着器材跑了两天,所以这回只带了一只N记775的老DC,结果自然是拍得不好。虽然后期作了一些修补工作,无奈功力有限,只能请大家将就看看了。

FB的地点是广元西路宜山北路口的“山间堂”,做的是江西菜。说起江西菜,除了若干年前在南昌吃过几次以外,在上海还没吃过,故而很有必要认 真考察一下。

这是餐前茶的茶杯,有点特色。不过茶水嘛跟大多数饭店是一样的,不值一提。

(拍糊了)
香辣炝锅鱼。
这是这一次FB中个人最为推崇的一道热菜。
香是第一,除了鱼肉和辣椒的香味以外,芝麻的运用绝对是很有创意的。
辣是第二,其辣味恰到好处,没 有盖过鱼肉和芝麻的香味,反而将它们更好地烘托出来。
其三是鱼肉,片得薄而均匀并且几乎无刺,火候也掌握得极好,鱼肉嫩而不碎。
其四是辅料,下面作铺垫的 金针菇和豆芽菜把鱼肉里出来的汤汁尽数吸收,味道鲜美。
唯一遗憾的是份量少了一点,12个人明显不够吃。

(图略,我拍的实在是没法看)
火焰串烧虾。
是我旁边的MM点的,得到了大家一致的好评,由此证明“众口难调”并非绝对。
虾肉鲜香,虾壳(也可以吃)香脆——但要注意别把竹签吃下去,那可不能吃。另外还要注意一点就是要尽快吃,别烧太久了,我们就是光顾着拍,结果虾肉被烧得略老。

石锅八爪鱼。Peachsai点的,也是一道好菜。可惜我吃得早了,据没劲兄说,等它入味再吃会更好吃,看来有机会要再吃一次。

(图略,我忘记拍了)
黄金玉米粒。
小妖说要点玉米烙,这个应该每个饭店都有的,结果山间堂偏偏就没有,只有这种玉米粒。
不过上来一看也不错,打碎的咸蛋黄裹着香甜的玉米粒,口味独特。
个人认为比玉米烙好吃。

(又拍糊了)
烧汁秋茄子。
茄子本就是一道好材料,不过要做出好味道,我所知道的通常都是用重油,但是山间堂的做法别有新意:
用两片条状的茄子夹以肉末,外浇特色酱汁 后,以锡纸包裹烧制。
上桌后拆开锡纸,香味就四散溢出,尝一口,酱汁从外向内,肉末的油从内向外,一起渗入茄子中,那味道真是妙不可言。

(还是糊图)
瓦 缸红烧肉。
这是我点的,嘿嘿,红烧肉才是每个饭店都应该有的菜^O^。
之所以点这个菜,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我对点菜实在不在行,对于不认识的菜通常不敢胡 乱尝试,所以就点了个熟悉的。但还有一个原因是如《美味情缘》里吴启华演的那个大厨所说的:
评价一个饭店大厨的水平的最好办法,就要用最普通的菜。因为 普通的菜家家都会做,能把最普通的菜做到比别人更好,才更能体现出大厨的功力。
这道红烧肉虽算不上是顶级之作,但绝对也是有自己的特色的。
一是在口感 上,虽然在用料上肥肉远多于瘦肉,但是做到了肥而不腻,肉质软烂而不散。
二是在盛器上,除了外观的特色以外,还利用了陶器的保温作用,在夹层中盛以热水, 保持菜始终是在一个合适的温度下,避免了菜凉后的油腻感。
另外,我听一个据说是出生于红烧肉世家的人的说,他最鄙视用酱油着色的红烧肉做法,而应该完全用 焦糖着色。从技术的角度上说,如果 要完全用焦糖着色,对大厨的功力要求就很高了,因为烧糖的色泽变化就在几秒钟之内,一旦掌握不得好,烧出来的肉色就会很难看。如此说来,这个大厨大概是要 被鄙视的,因为他应该是用酱油着色的,但这种做法做得好也并不很容易的事,而且这样做出来的红烧肉相对不会那么甜,也就更不腻一些。

相思话梅骨。
用话梅来代替蒜香骨所用的蒜,很有特色。喜欢吃话梅的MM应该会喜欢。

干锅猪手。
盐下得略重,被某位特派员戏称为“咸猪手”。此菜于席间曾差点引起事故,所幸被及时撤换。

香脆薄饼。
是餐后甜点,糯米制品,香虽香矣,但不够脆。

金沙汤圆。
这个要大赞一下,特别是馅料,一口咬开,里面金黄的汤汁香味扑面而来。乍一看,无论外观还是口味,似乎都有点像蛋挞的馅。再仔细一品,原来用的材料不是普通的蛋黄,而是咸蛋黄。

看了上面的介绍大家应该猜出来了:上好菜的时候我大都光顾着吃,没顾上拍。^O^

厦门补充图一组

回去从原片里又淘了几张处理了一下,色彩加重了一些。

厦大管理学院


芙蓉湖


黄昏的白城海滩


椰风寨海滩上的骑车人


廊桥——不是南桥,并且没有遗梦,更没有梦遗^O^


风景这边独好


万笏朝天旁的寺庙——好像是天界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