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3 一周杂片

我错了,才一个星期,又把mju-II里一卷富士Xtra 400给按光了。

照这样的速度,一年的店扫钱就够买一台底扫的了。不行,还是要控制一下按快门的频率,这样废片率太高了。

1、华师大

00380005

2、哭过的天空

00380008

3、下班的天空

00380010

4、Love not hate

00380009

5、又拍了这楼,看看富士版与柯达版有什么不同的效果

00380012

6、星光附近的标志性建筑

00380027

7、又猥琐地尾行了——我为什么要说又呢?后来还追上去近距离盲拍了一张,可惜废片了。

00380028

8、最后来张数码片,拿出相机时没注意到打到S档,所以有点过曝了。

DSC_3158

08.11 苏州河(黑白版)

还是上次与SUNWAY他们扫街的片子,彩色版发过了,这回发黑白。

上周六晚上把两个卷冲出来了,除了那卷迫冲到400的以外,这一卷是按100来拍的,是先拍的。

拍摄器材:F90X,Pentacon 135/2.8,AI 35/2

冲洗:D76 1:1(就是迫冲用过的那份药水,加水冲稀重用),20度,11分钟

ERA070811_07

ERA070811_12

135头,快门低于1/20,没办法不糊。-_-|||

ERA070811_19

ERA070811_25

ERA070811_37

我的胶卷

自从今年初败了胶片机以后,买过用过的胶卷还真是不少,几乎把市面上常见的胶卷给试了个遍。

把当前库存的拿出来拍了张合影:

胶卷

1、黑白公元100。就剩这两卷了,早知道上周买一包回来备着,现在涨价了。

2、素肌美人。柯美的卷现在是买一卷少一卷了,已经全部停产鸟,还好我赶在断货前收到了这传说中的拍亚洲美女最好的负片,可惜没有美女可拍。

3、E100G。柯达的经典反转片,色彩最真实,颗粒最细腻,据说常被用于档案记录之用,因为号称可以保存100年。

4、E100VS。柯达的风光反转片,色彩艳丽,准备下个月带回厦门拍。

5、UMax400。柯达民用负片,上周在星光买来喂给U2用的,据有关资料表明,这个卷比富士400要好一些,但SUNWAY还是比较推荐富士,其实今年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用过富士的胶卷。

6、Centuria100。柯美的民用负片,也是我现在手里最便宜的负片了。

7、Superia200。富士200负片,准备拿来喂U2。

8、Xtra400。富士400负片,明天拿一卷出去试试。

9、Provia100F。富士经典反转片,与柯达E100G同一级别,就是传说中的RDPIII。

除了这些现在库存以外,之前还用过:

10、黑白乐凯400。用过两卷,可惜冲坏了一卷。

11、Gold100。柯达民用负片,最早买过两卷。

12、EliteChrome。柯达的廉价反转片,是市场上最便宜的反转片了,就是传说中的EB。用过一卷。

目前市面上的常见胶卷基本上是一网打尽——除了巨贵的富士RVP系列(Viervia 50/100/100F)暂时不打算试了。

08.11 扫街

SUNWAY约我今天扫街,说是还有一位用Leica CL的朋友也要来,正好见识一下。在地铁站碰头时,居然Rick兄也在,嘿嘿,队伍壮大了嘛。


天我是带了F90X和35/135两只手动头,外加一只mju-II。Rick带了他上回新入手的F5和N家著名的变焦牛头28-70/2.8。CL兄来
得迟了点,他是CL+40/2。SUNWAY照例是M6+35/2,不过他今天还带了那只K10D+31LE——被我们强烈B4了一番,大家都是带胶片,
就他还带了数码。

四个人用的黑白卷一律都是公元,看来都是被SUNWAY那个家伙广告的。

可惜今天天气太差,我们刚碰完头就开始下雨,只能躲在一座高架桥下互拍。而且光线太暗,估计大部分片子都糊掉了。

没拍完两卷,只好先把拍完的那卷冻着,改天再冲。故黑白片估计要过一阵才能上了。

mju-II的过片问题越来越严重,这次这卷只拍了32张,已经拿去冲扫了。看来这家跟KODAK比较兼容,冲出来的效果明显好,而且这次又是用Noritsu扫的,我喜欢。

两岸

家园

曝光一下传说中的sunway,手里拿的应该是M6

sunway

再曝光一下rick,手里的家伙是F5+28-70/2.8

rick

再发两张昨天冲出来的,用富士Xtra 400拍的

00380001

00380002

08.06 一周杂片

本来计划是一个月一卷的,结果一不小心只用了一周时间就按光了。当然一方面是因为这一周难得的好天气,光是拍天空就拍掉了好多张,另一方面还是机器的问题,这一卷只拍了32张。还有就是昨天的扫街按了不少。

西南软件园,中午吃工作餐的地方。

西南软件园

楼下邻居种的牵牛花,可惜没看到品相好的花朵,就只拍了点叶子。

叶

楼道的窗台,随便拍的。

窗台

园区的车棚,上班迟到了。

车棚

mju-II试用体会

mju-II入手试拍一卷100后就换上一卷Kodak 400。

本来计划是一个月拍一卷,但实际上最初的几天里,一张也没有拍,直到前天也才拍了一张。

在没有随身带相机的时候,总觉得经常会碰到值得一拍的情况。但是真的把相机天天带在身边以后,却常常觉得那些场景并不值得浪费一张底片。其实要的只是那种有相机在手里,拥有拍摄的可能的那种踏实的感觉。

不过这两天倒是一下拍了十来张。

对于mju-II的操控性的总的感觉还是不错的,镜头盖一拉就开机,马上就可以按快门拍摄了。全自动P档,中央重点测光(我估计的)/点测光,半按快门锁定测光和对焦。

用过单反以后再回头来用全自动机,感觉是不同了。最关键的是即使是只有P档,但在知道它的曲线后,可以根据测光点的情况估计出自动得出的光圈快门组合,并且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测光点以达到选择大致的光圈快门组合的目的。

问题在于几点:

1、闪光灯设置不能保存,每次开机要按两次按钮才能关闭闪光灯,不利于快速抓拍;

2、取景器太小,经常拿起来都找不到取景器;

3、过片速度太慢,2秒一张——跟F90X最高一秒4.5张的速度完全不能比;

4、没有手动功能,只有最大光圈优先的P档,没有曝光补偿;

5、没有单独的曝光锁定或对焦锁定,这样测光点(中央重点/点测光)和对焦点的选择就失去了一半的灵活性;

6、
个体BUG——过片不准确,常间隔过多,浪费胶卷。比如这次的一卷就只拍了32张,还好我不是拿RVP50来用,不然损失大了。8过mju-II的测光有
过曝倾向,适合负片,不适合反转。而且它的DX检测只测整档的ISO,想把反转的DX改成160来用也不行,改到200的话估计就会欠曝过多了。

不过看在价钱的份上也就没什么好说的。多一倍的钱换XA就有A档,有外置闪光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