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场大雪。
01.29 上海的雪
我用过的胶卷
因为小威问起,我就简单整理一下我用过的胶卷以及个人使用体会吧。以下均为135规格,国产品牌用中文,进口品牌用英文,中文以拼音顺序,英文以字母顺序,中文优先。
部分资料已经更新(08年4月)
类型 | 品牌 | 型号 | 评论 | 参考价格(08年) |
黑白 | 公元 | ERA100 | 便宜(曾经最便宜,现在相比进口卷还是便宜),颗粒细,低反差,易冲。缺点是实际感光度应该比标称的100略低,产品质量有待提高,齿孔碎屑很多,产品的批次稳定性不是很好。 | 9.00 |
乐凯 | SHD100 | 与进口片相比,还算便宜,颗粒尚可,反差略高,易冲。缺点是乳剂较薄,经不起迫冲,高光表现不好。 | 8.00 | |
SHD 400 | 算是最便宜的400度黑白,反差略高。缺点是颗粒较大,不易冲,也经不起迫冲。 | (停产) | ||
上海 | GP3/100 | 135早已停产,120还在产。便宜,品质不稳定,好的时候还不错,比乐凯好,差的时候完全没法用。 | 8.00 | |
Fujifilm | Acros 100 | 只用过120的,颗粒极其细腻。 | 18.00 | |
Ilford | Delta 400 | 颗粒比HP5+略细,感觉没有TMAX好用 | 30.00 | |
HP5+/400 | 性价比不错,乳剂较厚,易迫冲,颗粒和反差均较好。缺点是不很易冲,温度控制不好容易颗粒大。 | 27.00 | ||
Pan 400 | 与Delta 400差不多。 | 27.00 | ||
Kodak | Tmax/100 | 非常好,锐利,细腻,层次也不错。 | 30.00 | |
Tri-X/400 | 超级无敌好,迫到3200完全无压力,层次非常好,只是颗粒略大。 | 33.00 | ||
彩色负片 | 乐凯 | 彩韵 200 | 便宜,颗粒较细,色彩不错。缺点是高光表现不佳。 | 9.00 |
Fujifilm | Pro160NS | 120规格,代替Superia,就是贵了不少。宽容度很大,色彩也比Superia艳一些。 | 20.00 | |
Pro 400H | 超级贵的负片,待鉴定。 | 50.00 | ||
Superia 100/200 | 较便宜,颗粒尚可,色彩不错。 | 11.00 | ||
Xtra 400 | 较便宜,颗粒比200还细,色彩略显清淡。 | 12.00 | ||
Kodak | ColorPlus 200 | 颗粒较粗,色彩略平。 | 10.00 | |
Ektar 100 | 颗粒超级细,日光色温下色彩还原很好,色温偏差时偏色比较厉害。 | 30.00 | ||
Gold 100 | 颗粒略粗,色彩温暖。 | 12.00 | ||
Portra 400 | 对400度负片来说,颗粒算是比较细的,色彩略艳,超级贵。 | 40.00 | ||
ProImage 100 | 颗粒尚可,色彩偏暖。 | 9.00 | ||
UltraMax 400 | 颗粒较粗,色彩温暖。 | 14.00 | ||
KonicaMinolta | Centuria 100 | 便宜,颗粒细,色彩平衡。缺点是有些冲洗店冲不好。 | 9.00 | |
素肌美人/400 | 颗粒很细,色彩偏品,适于亚洲人像的肤色还原。 | 12.00 | ||
彩色反转片 | Fujifilm | Provia 100F(RDP3) | 颗粒细腻,色彩偏冷。 | 36.00 |
Provia 400F(RHP) | 迫一档尚可,两档较困难,色彩比RDP略有不如 | 60.00 | ||
Velvia 100(RVP) | 色彩鲜艳,但很多冲洗店冲不好。 | 43.00 | ||
Kodak | EliteChrome(EB3) | 颗粒较细,色彩平衡。 | 28.00 | |
E100G | 颗粒很细,色彩温暖。(2012年停产) | 38.00 | ||
E100VS | 颗粒较细,色彩鲜艳,反差大。(2012年停产) | 38.00 |
其实基本上跟网上看到过别人的评论都差不多,选胶卷的关键还是要看自己喜欢什么样的风格。
DIY一个人肉测光工具
在学习了无忌的这个《阳光十六法补充细则——忘记你的测光表》帖子之后,我DIY了这么一个人肉测光工具:
用法很简单:
首先根据左边的表格估光,取得EV值;
然后转动右边的内圈,使所用的胶卷ISO值对准相应的EV值;
最后从右边取得相对应的光圈快门组合。
戳这里下载可打印的PDF文件。
01.12 木渎·太湖公园
01.12 从TR家到太湖公园
12.23 圣诞扫街之新天地淮海路
年终总结——不断尝试的一年
今年PCHOME搞了个年终总结的活动,重在掺和,所以我也来掺和了。不过最终决定还是不发PCHOME了,那里终归是熟人们的天下,偶跟他们不熟。
抛
开从前玩胶片傻瓜机的日子不算,今年也已经是玩数码相机的第六个年头了。但是过去的那些年里,从来没有像今年这样充满了尝试——胶片,冲洗,旁轴,手
动……基本上可以说把135领域里绝大部分可以尝试的东西都试了一个遍。但是到了年底要检讨这一年来的片子时才发现,DSLR的8千次快门和超过30卷胶
片中,值得一提的几乎没有。
但是尝试的历程还是值得记录一下的。以下按时间顺序,EXIF中显示D50的是数码片,EXIF中显示QSS的是胶片店扫,无EXIF的是胶片透扫或底扫。
这一年是从尝试星光镜开始的(这也是我现在在PCHOME的头像):
去了一次世纪公园:
情人节之夜去扫了街:
回厦门过年之灯展:
回厦门过年之中山路:
回厦门过年之五缘大桥:
在一个玩Leica的朋友放毒之下,毒发败了一台F90X开始玩胶片。这是自己动手冲出来的第一卷黑白,公元100,佳能5000F透扫:
去了大宁灵石公园,扫公园扫到别人在拍婚纱照,尝试了一下不同的白平衡效果:
去北京参加一个会议,会后去爬了一次八达岭长城:
从长城的烽火台里往外看:
去鲁迅公园没拍到樱花,只好扫公园,仍然是公元100,手冲,透扫:
买了两卷乐凯400,结果一卷冲坏了。这一卷虽然是用50/1.4的标头,但却是为了告别单调的大光圈虚化而有意使用了F8甚至更小的光圈,所以用了400的胶卷。可惜那天下雨,这次尝试比较失败:
去了一次乌镇西栅:
乌镇的石狮子:
去了车展,人巨多:
拍好车时,差点被盗一只镜头:
力与美:
败入了一只AI 35/2的手动头,这是一次FB时拍的:
五一长假在闵行体育公园:
劳动节的蜜蜂:
用AI 35/2在淮海路拍了一卷黑白,公元100,手冲,透扫:
和朋友去了莫干山路50号,只带了AI 35/2,拍了两卷公元100,手冲,透扫:
在莫干山路遇到Cosplay,公元100,手冲,透扫:
败入第二只手动头,改AI口的Pentacon 135/2.8 MC,南京路扫街试镜:
到了拍荷花的季节,人民公园的荷花,Pentacon 135:
正好是上海电影节期间,居然在人民公园碰到莎朗·斯通,仍然是Pentacon 135:
终于淘到了梦寐已久的AIS 24/2,在淮海路扫街试镜:
去了ChinaJoy,拍了几个MM:
还是CJ的MM:
仍然是CJ的MM:
就在这次CJ上,偶心爱的50/1.4被贼人偷了去。从会场出来时下了雨,在淮海路扫街以解心中之郁闷:
据说船厂路不好进了,就去货运西站拍火车,50/1.4被偷以后,只好进了一只50/1.8顶上:
仍然是西站,AIS 24/2:
西站,Pentacon 135,公元100,手冲,透扫:
去了传说中的8号桥,AIS 24/2:
对笨重的单反越来越不满意,小DC就更没兴趣,开始入旁门左道的旁轴。Olympus mju-II,35/2.8天塞结构镜头。柯达 400的负片,诺日士店扫:
和朋友去苏州河边外拍,还是带上了胶片单反,Pentacon 135,公元100,手冲,透扫:
在苏州河边还把公元100按400拍了一卷,首次尝试迫冲,但出来的效果太差。所以这张仍然是没迫冲的那卷,AI 35/2:
和朋友吃完饭后去新天地扫街:
还是新天地:
和朋友去扫新虹桥绿地,Pentacon 135:
去环龙买胶卷,随手用mju-II拍了一个老头,Superia200的负片,诺日士店扫:
参加一个活动,在南苏州路:
还是南苏州路:
这是用mju-II对地铁题材的一次不成功的尝试,富士400负片,诺日士店扫:
在一个飘着微雨的日子里,去了一次文庙,Pentacon 135,柯美Centuria100负片,诺日士店扫:
仍然是文庙,mju-II,公元100迫冲到200,比迫400要好很多,用低分辨率透扫,颗粒大些:
被朋友放底扫的毒后,去杭州败了底扫,并尝试了一把反转片。RDP3,50/1.8,D4底扫:
回了一趟老家,这是上山的小路,收齐了常用的广角定焦以后,这只A05已经快成了我的旅游头了,真是有点浪费:
厦门海边,mju-II,富士400,诺日士店扫:
厦鼓轮渡,A05,柯达E100VS,D4底扫:
厦门大学,AIS 24/2,CPL,柯达E100VS,D4底扫。首次尝试大反差的反转片,拍风景果然效果很毒,特别是打幻灯出来以后——因为对底扫的数码味还是不太满意,终于还是毒发败了幻灯:
下雨的上班路上,mju-II,富士400,诺日士店扫:
去苏州朋友那里吃蟹,吃完在苏州街头扫街,mju-II,素肌美人:
尾行一个美女到了闵行体育公园,拍了一只落日:
在被朋友多次B4以后,终于咬牙尝试了一把进口黑白片,12福的HP5+,价格跟涨价后的EB3反转片差不多,迫冲到800,AI 35/2,D4底扫:
扫街,还是HP5+,Pentacon 135,D4底扫:
扫街,HP5+,Pentacon 135,D4底扫:
扫街,HP5+,AI 35/2,D4底扫:
下班的路口,mju-II,素肌美人,诺日士店扫:
自从用了mju-II以后,对小旁轴越发入迷,接下来败了一堆的便宜货。这是第一只全手动小旁轴,海鸥C35F,38/2.8天塞结构镜头,没有测光,没有联动对焦,对我来说使用这种手动估焦人肉估光的机器是一项巨大的挑战。公元100,手冲,D4底扫:
给同事外拍时拍到的一只蝴蝶:
国
庆去了植物园,带的是海燕EF-1,38/3.5镜头,虽然带测光,但是只有1/125一档快门,并且也是估焦的。这张片子对我来说是一次重要的尝试——
尽可能靠近目标,并且把握决定性瞬间。可惜这个机器实在太差了,右半边的成像完全不行,而且碰到一个巨差的冲洗店,冲的效果太烂,最后只好把这张用柯美
Centuria100负片拍的片子扫成黑白的:
转了一圈回来发现还是mju-II最方便,虽然那个关闪光灯的功能太让人受不了了。尝试用mju-II记录人们的生活,素肌美人,诺日士店扫:
还是人们的生活,mju-II,素肌美人,诺日士店扫:
还是人们的生活,mju-II,素肌美人,诺日士店扫:
还是人们的生活,mju-II,素肌美人,诺日士店扫:
败入经典的凤凰205E,首次尝试黄斑联动测距对焦的机器,用了一卷EB3试机,D4底扫:
滨江大道:
去看了大师杯的比赛:
还是大师杯的比赛:
继续用mju-II乱拍,富士400,诺日士店扫:
还是mju-II乱拍,富士400,诺日士店扫:
尝试乐凯彩韵200,海鸥C35F,D4底扫:
尝
试了一卷号称最没有特点的柯达E100G反转片,但是结果看来,这应该会是我最喜欢的反转片——RDP3虽然细腻,但是色调太冷,还是柯达的暖调比较适合
我。但E100VS的反差大了点,色彩饱和度高了一些,比较适合风景片。还是E100G的适用性更广——AF 75-300镜头,D4底扫:
仍然是E100G,75-300:
还是E100G,50/1.8:
E100G,50/1.8:
去了一次博物馆,AIS 24/2表现出乎意料的好,还好当初没有去买S24/1.8(当时主要是因为它的个头太大,跟A05差不多了):
还是博物馆:
和205E一起败入的205A拍第一卷就发现对焦不准,自己调了几次,拍到了第三卷还是不太准,国产货的精度真是不行啊,难怪Leica那么值钱,据说光是那个测距顶就值7000大元。这就是第三卷中的一张,柯美Centuria100负片,D4底扫:
第三次去莫干山路,AIS 24/2。
莫干山路的Island 6。205E,乐凯彩韵200,D4底扫。
最后一个月的mju-II杂片都很失败,这是某天在上班路上拍到的,富士400,诺日士店扫:
最后自曝一张猥琐工作照:
收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