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某美食网站之邀,有幸参加了一FB大会。
可惜因为之前背着器材跑了两天,所以这回只带了一只N记775的老DC,结果自然是拍得不好。虽然后期作了一些修补工作,无奈功力有限,只能请大家将就看看了。
FB的地点是广元西路宜山北路口的“山间堂”,做的是江西菜。说起江西菜,除了若干年前在南昌吃过几次以外,在上海还没吃过,故而很有必要认 真考察一下。
这是餐前茶的茶杯,有点特色。不过茶水嘛跟大多数饭店是一样的,不值一提。
(拍糊了)
香辣炝锅鱼。
这是这一次FB中个人最为推崇的一道热菜。
香是第一,除了鱼肉和辣椒的香味以外,芝麻的运用绝对是很有创意的。
辣是第二,其辣味恰到好处,没 有盖过鱼肉和芝麻的香味,反而将它们更好地烘托出来。
其三是鱼肉,片得薄而均匀并且几乎无刺,火候也掌握得极好,鱼肉嫩而不碎。
其四是辅料,下面作铺垫的 金针菇和豆芽菜把鱼肉里出来的汤汁尽数吸收,味道鲜美。
唯一遗憾的是份量少了一点,12个人明显不够吃。
(图略,我拍的实在是没法看)
火焰串烧虾。
是我旁边的MM点的,得到了大家一致的好评,由此证明“众口难调”并非绝对。
虾肉鲜香,虾壳(也可以吃)香脆——但要注意别把竹签吃下去,那可不能吃。另外还要注意一点就是要尽快吃,别烧太久了,我们就是光顾着拍,结果虾肉被烧得略老。
石锅八爪鱼。Peachsai点的,也是一道好菜。可惜我吃得早了,据没劲兄说,等它入味再吃会更好吃,看来有机会要再吃一次。
(图略,我忘记拍了)
黄金玉米粒。
小妖说要点玉米烙,这个应该每个饭店都有的,结果山间堂偏偏就没有,只有这种玉米粒。
不过上来一看也不错,打碎的咸蛋黄裹着香甜的玉米粒,口味独特。
个人认为比玉米烙好吃。
(又拍糊了)
烧汁秋茄子。
茄子本就是一道好材料,不过要做出好味道,我所知道的通常都是用重油,但是山间堂的做法别有新意:
用两片条状的茄子夹以肉末,外浇特色酱汁 后,以锡纸包裹烧制。
上桌后拆开锡纸,香味就四散溢出,尝一口,酱汁从外向内,肉末的油从内向外,一起渗入茄子中,那味道真是妙不可言。
(还是糊图)
瓦 缸红烧肉。
这是我点的,嘿嘿,红烧肉才是每个饭店都应该有的菜^O^。
之所以点这个菜,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我对点菜实在不在行,对于不认识的菜通常不敢胡 乱尝试,所以就点了个熟悉的。但还有一个原因是如《美味情缘》里吴启华演的那个大厨所说的:
评价一个饭店大厨的水平的最好办法,就要用最普通的菜。因为 普通的菜家家都会做,能把最普通的菜做到比别人更好,才更能体现出大厨的功力。
这道红烧肉虽算不上是顶级之作,但绝对也是有自己的特色的。
一是在口感 上,虽然在用料上肥肉远多于瘦肉,但是做到了肥而不腻,肉质软烂而不散。
二是在盛器上,除了外观的特色以外,还利用了陶器的保温作用,在夹层中盛以热水, 保持菜始终是在一个合适的温度下,避免了菜凉后的油腻感。
另外,我听一个据说是出生于红烧肉世家的人的说,他最鄙视用酱油着色的红烧肉做法,而应该完全用 焦糖着色。从技术的角度上说,如果 要完全用焦糖着色,对大厨的功力要求就很高了,因为烧糖的色泽变化就在几秒钟之内,一旦掌握不得好,烧出来的肉色就会很难看。如此说来,这个大厨大概是要 被鄙视的,因为他应该是用酱油着色的,但这种做法做得好也并不很容易的事,而且这样做出来的红烧肉相对不会那么甜,也就更不腻一些。
相思话梅骨。
用话梅来代替蒜香骨所用的蒜,很有特色。喜欢吃话梅的MM应该会喜欢。
干锅猪手。
盐下得略重,被某位特派员戏称为“咸猪手”。此菜于席间曾差点引起事故,所幸被及时撤换。
香脆薄饼。
是餐后甜点,糯米制品,香虽香矣,但不够脆。
金沙汤圆。
这个要大赞一下,特别是馅料,一口咬开,里面金黄的汤汁香味扑面而来。乍一看,无论外观还是口味,似乎都有点像蛋挞的馅。再仔细一品,原来用的材料不是普通的蛋黄,而是咸蛋黄。
看了上面的介绍大家应该猜出来了:上好菜的时候我大都光顾着吃,没顾上拍。^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