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幅,还是全幅

当然,我这么说并不意味着我就要准备去败全幅机——相败马克兔也没那么多钱呀,何况那时就会有一堆的L头在等着了。

其实我写本文的目的只是想把APS和全幅之间的恩怨全面地扯一下。

APS 是个恶魔,这一点毫无疑问。在胶片时代,这种小幅面的胶片没有打出市场来,但在数码时代却意外地走红——凭借着不到全幅一半的面积(Nikon的1.5格 式23.6 x 15.8 mm是0.43,Canon的1.6格式22.2 x 14.8mm是0.38),大大降低了数码单反的制造成本。这成本是下去了,麻烦却也接着就来了。

目前争论最大的就是传统胶片镜头在APS幅面上如何等效的问题。普遍的观点认为,把焦距乘上相应的转换系数就是了——但是,这种观点是完全错误的!

评价同一支镜头在两种幅面下的表现,我认为至少要从三个方面考虑:视角、景深和透视。

1、视角:

视角的计算公式为:angle_of_view.gif

以对角线视角为例,其中F为胶片或CCD对角线长度,f为镜头焦距。假设数码转换系数为k,则同一支镜头在APS上的视角与全幅的视角关系为原式中的F换成:F/k,等效于F不变,而f变为:f*k。所以这里可以导出一个正比的关系:

即焦距为f的镜头在APS幅面上的视角等同于f*k焦距的镜头在全幅上的视角

如以Nikon的k=1.5(实际约为1.52,此处以1.5计算)为例:

焦距 35mm 50mm 105mm 200mm
全幅视角 63.44 46.79 23.28 12.35
APS视角 44.79 32.18 15.64 8.25
APS等效焦距 52.5mm 75mm 157.5mm 300mm

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对应关系才有了前面说的那个被普遍认同但却是错误的观点。原因就在于接下来的两点:

2、景深:

景深的计算基于几个原理,具体请参考相关的专门文档。这里按Zeiss公式的定义,CoC直径:

c=d/1730——其中d为胶片或CCD的对角线长度。

再导出超焦距:

h=f^2/(A*c)——其中f为焦距,A为光圈。

最后得出前后景深距离分别为:

Dn=hs/(h+(s-f))
Df=hs/(h-(s-f))
——其中s为目标距离。
由此可见,因为APS幅面的对角线比全幅小,相当于:d/k。导出:c/k。再导出:h*k。即:

同一支镜头在APS幅面上的超焦距将比在全幅时要远,相当于乘以系数k。而前后景深的关系与目标距离有关,总体上略小于全幅时前后景深的k倍。

仍然以Nikon为例,在F8的光圈下计算:

焦距 35mm 50mm 105mm 200mm
全幅超焦距 6.12m 12.50m 55.10m 199.92m
APS超焦距 9.18m 18.74m 82.66m 299.88m
APS等效焦距 42.87mm 61.24mm 128.60mm 244.95mm

其中的APS等效焦距只是按超焦距折算的,相当于全幅焦距乘以k的平方根。但是由于前后景深还与焦距有关,所以实际上用等效焦距的镜头在全幅下的表现还是不完全等同于原焦距在APS下的情况。即:

从景深上考虑,同一支镜头在不同幅面上的表现基本没有可比性

3、透视:

透视表现的就是成像的近大远小关系。因为APS幅面只不过相当于按长度比例1/k,从全幅中裁下这么一块来,如果不考虑景深的影响,可以说从全幅上裁下来的这一块跟APS幅面拍得的是完全一样的。即:

从透视上看,同一支镜头在不同幅面上的表现是一样的

当然,这时幅面的影响就只剩下一个尺寸大小的关系:在全幅里的半身像到了APS上就变成大头像了。^O^

结论是:全幅镜头在APS幅面上的表现与全幅下的表现完全没有可比性!

正因为用了APS以后有这么多麻烦的问题,而全幅就没有这些烦人的事情,再加上全幅在广角上的优势——从前面视角一段可以看到,系数k导致的在广角端的视角损失远大于在长焦端占到的便宜,APS明显是得不偿失。

所以说:全幅,还是全幅。买不起全幅偶就进胶片机——下个目标是F801S(因为F80这么经典的机器居然不支持手动头测光)。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